下载排行
-
贸易理论演进中的“萨缪尔森循环”与国家博弈
[摘要]自由贸易会增进各国福利,长久以来这一观点毋庸置疑,直到2004年萨缪尔森对此提出挑战。他认为在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有时候会损害一国福利,即自由贸易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尽管一国生产率的提升对该国有帮助,但同时会因降低了两国间的潜在贸易收益而持久地伤害另外一个国家。该文对此情景的存在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对萨缪尔森模型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第一,贸易国家之间有可能出现“自给自足—自由贸易—自给自足”的“萨缪尔森循环”。第二,自由贸易之后重回“自给自足”的状态无异于“经济脱钩”。第三,“经济脱钩”可进一步分为“自然脱钩”和“人为脱钩”。第四,为了防止“自然脱钩”而最终掉入“人为脱钩”的情景称之为“脱钩悖论”。第五,交易成本、投资和规模报酬等现实因素会加速或延缓“萨缪尔森循环”的出现,但未改变“萨缪尔森循环”和“脱钩悖论”的存在性。第六,在“萨缪尔森循环”中,国家会在经济实力层面和贸易权力层面展开激烈的双重博弈。技术赶超大国可在国际市场价格控制权、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由贸易权力衍生而来的货币权力等方面不断获得优势,甚至撼动既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的服务贸易效率与潜力研究
[摘要]该文测算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17个国家、11类服务业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指数和贸易密度指数,从多维距离角度采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探究双边服务贸易的效率与潜力以及影响服务贸易非效率的相关因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与中东欧双边服务贸易额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比重很小;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长期存在逆差,服务贸易伙伴国比较集中且与多数国家在多数年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第二,双边服务贸易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新兴服务行业所占比重小,但贸易联系密切的均是存在贸易互补性的新兴服务行业。第三,贸易双方的经济体量、贸易伙伴国人口数量、一定范围内的地理距离与制度距离、服务业增加值的GDP 占比、经济自由程度以及是否属于欧盟成员国等因素对服务贸易额的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中国人口数量及与其他国家文化隔阂则会起相反作用。第四,中国与中东欧17国的服务贸易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国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存在低贸易效率与高提升空间共存的现象。
-
白俄罗斯数字经济战略选择与政策方向
[摘要]自2017年颁布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第8号法令以来,白俄罗斯相继出台了多项法令和发展纲要,为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框架。这些政策文件规定了在国家、企业和人才培养三个层面应采取的关键举措:国家层面,通过立法明确通信和信息化部的职责,加强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和监管,并确定本国数字化发展的优先领域;企业层面,通过给予高科技园区居民企业优厚待遇、支持本国IT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力;人才培养层面,推动教育改革和专项培训,提高公民的数字素养,消除数字鸿沟。通过这些措施,白俄罗斯不仅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还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白俄罗斯数字经济也表现出政策执行不够灵活、法令设计较单一、监管框架滞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力度不佳、人才吸引政策长期效应不足等局限性。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白俄罗斯亟须强化其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既有政策,从而在国际市场中保持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