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外部危机、内生动力与中俄农业合作的进展述评
[摘要]2019年以来叠加发生的全球危机骤然提升了粮食等农产品安全的战略重要性,中俄农业合作在此背景下全面展开,体现在双方大型农业企业日益成为主角、农产品贸易额大幅提升,以及贸易地理范围不断扩大等方面。与此同时,自2023年以来中俄两国积蓄多年的内在需求转化为关键的政策文件,推动双方农业合作在质的层面实现了突破进深。首先,经过近10年的筹划,不经第三国、无需海运的中俄新陆路粮食走廊正式运行;其次,经过15年的努力,中国对符合标准的俄罗斯猪肉开放市场;最后,经过30余年对俄罗斯农业投资(特别是在远东地区)的曲折探索后,部分中国大型农业企业开拓了新的成功发展之路。量的全面提升和质的突破进展并不意味着中俄农业合作没有约束因素。双方既有扩大、加深农业合作的强劲动力,也有保护本国市场与农业生产者利益的内部需要。在种子等农业高科技领域,俄方的食品安全构想、技术主权思维、专门的联邦与国家项目等都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不仅制约着西方不友好国家的种业公司,也同样约束着友好国家企业赴俄发展种业的步伐。不过,除了种子等有限领域与边境区域,在外部危机与内生动力的双重作用下,特别是在双方大型农业企业日益成为合作主体的情况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内容与空间越发丰富和广阔。
-
论俄罗斯反金融制裁的成效和局限
[摘要]2022年年初,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制裁。为了稳定国内金融市场,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反制裁措施。分析这些反制裁措施的成效与局限能够帮助其他国家积累应对金融制裁的经验。跟踪2021~2024年俄罗斯金融市场各项指标的变动趋势,能够发现俄罗斯反制裁措施的短期成效和长期局限及其背后的原因。这些成效和局限在外汇市场、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上均有体现。其中,短期成效包括稳定卢布汇率和国际储备、保障银行和企业的资金流动、规避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维持证券价格水平;长期局限包括未能根本缓解卢布贬值和国际储备减少的压力,天然气卢布结算效力下降,加息对信贷市场具有长期负面影响,优惠贷款无法降低企业偿债难度和提高企业运营能力,股票价值未能恢复到制裁前水平,限制证券海外交易不利于证券市场长期发展。该文在对此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以下关于反金融制裁的理论性思考:反金融制裁要与反贸易制裁并行,实施的具体措施要有灵活性,强化本币结算的作用,重视多边金融合作等。
-
百年变局下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
[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反复,乌克兰危机升级,大国博弈加剧,这些因素叠加交织,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全球经济秩序深刻调整,区域集团化凸显,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既面临风险挑战,又适逢发展机遇。展望未来,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应围绕努力凝聚共识、加强战略对接、完善制度建设、开展产能合作、推进数字和创新合作、统筹发展与安全、重视民生项目、促进人文合作等主要方向展开工作,推广中国式现代化经验,践行“三大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