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俄乌冲突视阈下俄罗斯核电发展经验及启示
[摘要]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的核工业遗产,拥有完整的核能技术链条,即从铀矿石开采到核燃料制造、核反应堆设计、建造及退役等各个环节。普京执政后对核工业制定了复兴政策,成立了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来统领核能产业。凭借历史基础与技术优势,俄罗斯对核工业进行了产业结构和运营方面的改革,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建立新一代核能技术联盟,增强核电站安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凸显俄核电大国所具有的全球实力和竞争力,俄核电产业重新崛起。在气候变化、低碳和绿色能源转型进程中,俄将核能确定为绿色能源,通过先进技术确保其安全与绿色。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核电是为数不多的豁免制裁的领域,在国内生产与对外合作中暂未受到影响,但俄将该领域的国际交往划分为与友好国家的合作和与不友好国家的竞争。欧洲调整政策加大核电发展力度,谋求摆脱对俄核电的依赖,世界核电市场格局面临分化组合。随着俄乌冲突进入长期消耗阶段,在较长时间无法摆脱对俄核原料依赖的条件下,美西方正重新审视是否制裁俄核能产业。中国应保持与俄罗斯在核电领域的密切合作,提高和保持核电技术的先进性,学习俄核电的产业运营管理模式,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
中国与中亚国家绿色转型合作:基于公正转型的分析
[摘要]在绿色转型中,公平和效率平衡发展的公正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由于各国发展水平不同,公正转型的核心概念缺少国际共识,这给全面分析中亚国家公正转型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促进这项研究发展,在结合既有研究和公正转型国际实践的基础上,该文借助比较分析法做了以下初创性的工作:归纳总结影响国家公正转型的三个关键要素,即区域内国家一体化水平、生产能力和社会包容性;对中亚国家公正转型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亚国家的公正转型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并在能源政策、人口发展和区域投资安排等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亚国家公正转型属于全球治理的组成部分,而全球治理离不开国际合作。作为中亚国家绿色转型坚定的支持者,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政策对接、金融支持、平台搭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成果。为了提高合作效果,中国与中亚国家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系统地把绿色转型合作演进到公正转型合作。具体做法包括,在宏观层次上,积极促进中亚地区主义发展;在中观层次上,以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为核心推动公正转型合作;在微观层次上,重视推动性别平等,释放更多的经济增长要素。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和中亚国家实现公正转型目标,而且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国家两个层面同时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靠拢。
-
全球发展倡议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
[摘要]欧亚大陆长期以来处于世界权力中心位置,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均位于欧亚大陆。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苏联解体,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化。虽然经历“冷战”后三十余年的转型与发展,但受历史和现实因素交互影响,欧亚大陆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的发展与治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和严峻。借力全球发展倡议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2022年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提出的一项重要议程,这对于丰富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破解欧亚大陆发展困境与难题及共建美好“上合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