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金融制裁下的俄罗斯国际结算:货币多元化及其动因和风险

    [摘要]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金融制裁,俄罗斯的进出口结算货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出口方面,美元和欧元的结算份额下降,而人民币和卢布的结算比例上升。进口方面同样出现了货币结构的转变,美元和欧元在俄罗斯结算货币中所占比重的降幅被人民币增幅所填补。与此同时,俄罗斯积极推动数字卢布的发展,完善数字卢布立法框架,探索加密货币支付机制。俄罗斯推动结算货币多元化的主要动因包括美西方的极限金融制裁、全球贸易“去美元化”的宏观趋势以及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加速实施。在推进结算货币多元化的进程中,俄罗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区域性货币流动性相对不足影响贸易资金周转;卢布汇率较大的波动性增加汇率风险;贸易不平衡引发低流动性货币积累;数字货币推行因技术、监管和用户接受度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以及二级制裁增加了国际结算的复杂度和困难性。

    作者:戚文海、杨玉媛 阅读(352)下载(496)

  • 双重冲击:后疫情时代中东欧11国通货膨胀困境

    [摘要]后疫情时代,中东欧11国的通货膨胀形势引人关注。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升级构成了对宏观经济的双重冲击。为应对冲击,中东欧11国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举措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因素在通货膨胀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认为,中东欧11国的通货膨胀发生机制具有特殊性,兼具供给冲击型和需求冲击型的特征,并且通货膨胀在演进过程中还受到域外经济体的政策外溢影响。这些特征使得常规的抗通货膨胀手段面临复杂的现实考验。尽管中东欧各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通货膨胀的影响远未消除,并且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作者:佟韫成 阅读(1463)下载(470)

  • 美俄在中亚的多维度博弈——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在阿富汗变局和俄乌冲突的交织影响下,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竞争性目标博弈不断加剧。该文从结构性权力视角分析,美俄作为中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域外行为体围绕安全、生产、金融、知识四个维度在该地区展开的博弈。总体来看,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占有一定优势。在新的地缘政治条件下,美国对中亚的战略投入不断增加,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发展,俄罗斯综合实力有所下降,美俄在中亚的博弈也出现新的变化。

    作者:韩彦雄 阅读(819)下载(458)

首页 上一页 206 207 208 209 2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