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俄罗斯组建“三方天然气联盟”:进展与前景
[摘要]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与美西方关系恶化,美西方不断升级对俄制裁,欧盟力求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大幅削减自俄进口天然气,俄欧天然气合作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不得不加快实施天然气出口“向东转”战略,并于2022年11月提出建立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参与的“三方天然气联盟”。根据俄罗斯的计划,在该联盟建立的第一阶段,将围绕三方天然气合作、发展天然气基础设施以及面向外部市场建立协调机制展开工作。对照这一目标,一年多来,“三方天然气联盟”已从构想逐步转化为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欧亚地区天然气合作加入新变量。不过,该联盟的未来发展仍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的核能外交——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国际合作为视角
[摘要]核能外交是指核能大国利用核能技术的和平应用,特别以民用核能技术为主要合作内容来增强与其他国家经济、政治和战略关系的外交方式。世界各主要核大国都开展过核能外交,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俄罗斯。作为核大国,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核能技术和强大的核能合作能力,同世界多国开展了广泛的核能合作。俄乌冲突爆发后,随着被美西方的全方位制裁,俄罗斯把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合作作为外交突破的重要举措,由此,核能产业作为俄罗斯的优势产业,成为俄罗斯打破美西方制裁的突破点。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由俄罗斯原子能部改制后成立,是俄罗斯核工业领域极其重要的部门。俄罗斯的核能外交活动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俄外交部及其他机构协调配合下实施。作为全球领先的核能企业,该公司先后同埃及、南非、巴西、越南、缅甸等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民用核技术的合作,其中包括核电站建设、核能人才培训、核能医学中心组建等。同广大亚非拉国家间的核能合作是俄罗斯核能外交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俄罗斯同其他核大国的核技术竞争、在核能领域进行大国博弈的具体体现,是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其大国地位的努力。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全球的核能合作项目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质量评价——基于长期经济效益的视角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一个可行思路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阐释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内涵,并从长期经济效益视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受新冠疫情、地区冲突等影响,国际投资受到冲击,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及“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投资面临较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为推动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需对当前投资质量进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建议。该文基于2013~2022年“一带一路”27个国家样本数据,使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力指数、潜力指数、投资便利化指数、风险指数和收益指数,并据此计算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指数,全面测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质量。研究发现:吸引力指数、潜力指数、投资便利化指数、收益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各国存在差异;风险指数有所降低。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质量虽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对个别国家投资质量提升潜力巨大。这一研究不仅在宏观层面丰富了高质量发展理论,而且为探索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