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无差异空间”与区域合作——论中国与中亚的交通运输合作
[摘要]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对外贸易以及跨国人文交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通过发展交通运输,区域封闭性以及空间差异性可以得到缓解,并为共同发展创造条件。随着中亚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这对双方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中国更应把交通运输建设作为进一步向西开放、深化与中亚国家合作的重要途径。根据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交通运输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
俄罗斯对能源化工行业的期望、政策扶持与发展前景
[摘要]能源优势是俄罗斯的战略竞争力,同时又是俄罗斯能源依赖型经济脆弱性的来源。通过能源化工领域的投资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探索经济发展从原料模式向高附加值发展模式转型,是俄罗斯2012年就确立并实施的基本国策。从实践效果看,在税收、进出口和补贴政策的扶持下,2012年以来俄罗斯能源加工深度、能源化工产品产出和化工聚合物净出口等方面的指标都有不小的进步,但仍存在出口产品多以低附加值的大吨位聚合物为主、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需要进口、设备和技术高度依赖进口等问题。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环境缺乏吸引力,许多大型石化综合体项目“胎死腹中”。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得出的基本判断是,俄罗斯能源化工行业要完成向高附加值转型的前景并不乐观,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
中东欧国家2008年资本骤停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国家普遍发生了国际资本的骤停现象,进而导致货币危机和经济衰退。本文首先运用规范方法对中东欧8个国家进行分析,表明这些国家都出现了显著的资本骤停时期。然后根据三代危机模型及其相关实证的结果,选取经常项目赤字、外债规模、债务美元化程度和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考察中东欧转型国家危机前后的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趋势,发现恶化的经济基础和严重的直接外部冲击是导致2008年资本骤停的主要因素。此外,过度开放的资本账户和不成熟市场经济特点是导致中东欧国家发生资本骤停的深层次原因。这些特点包括较高均衡利率、低储蓄率、单一的贸易结构和不健全的金融体系等。最后根据中东欧国家的经验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后可能面临的资本骤停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