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质量评价——基于长期经济效益的视角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一个可行思路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阐释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内涵,并从长期经济效益视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受新冠疫情、地区冲突等影响,国际投资受到冲击,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及“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投资面临较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为推动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需对当前投资质量进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建议。该文基于2013~2022年“一带一路”27个国家样本数据,使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力指数、潜力指数、投资便利化指数、风险指数和收益指数,并据此计算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指数,全面测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质量。研究发现:吸引力指数、潜力指数、投资便利化指数、收益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各国存在差异;风险指数有所降低。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质量虽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对个别国家投资质量提升潜力巨大。这一研究不仅在宏观层面丰富了高质量发展理论,而且为探索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多重冲击下的俄罗斯通货膨胀治理:机制分析与效果评价
[摘要]受疫情冲击、地缘冲突和极限制裁的多重影响,俄罗斯经济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由于俄罗斯经济具有独特属性以及政府应对措施得当,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得到缓解,通货膨胀率一度接近央行4%的目标。但是,2024年俄罗斯通货膨胀卷土重来,且十分严重。可见,对俄罗斯通货膨胀治理进行机制分析和效果评价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体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框架内,分别分析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对俄罗斯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从货币金融、对外贸易以及财政政策角度阐释俄罗斯应对不利冲击下通货膨胀风险的策略,并对相关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在俄乌冲突陷入僵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需要各方全力应对。
-
俄罗斯移民政策变迁:安全与发展之间的选择
[摘要]从国内政治角度看,移民是俄罗斯重要的劳动力补充;从国际政治角度看,移民是俄罗斯保持对中亚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是欧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俄罗斯移民政策在实践中形成,政策优先方向也有调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移民政策经历了自由主义政策、安全利益至上政策、移民服务于社会经济需求政策的转变。俄罗斯移民政策体现出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与人权之间的选择与平衡。可以用政治学的框架分析俄罗斯移民政策的变化。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意愿和俄国内利益集团博弈对其移民政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总而观之,俄罗斯的移民政策对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