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中国和俄罗斯小麦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俄罗斯小麦供需总体呈现盈余状态,小麦出口量不断增加,进口量非常少,主要是为了对国内短缺品种进行补充和调剂。当前,中国小麦进口来源国的集中度较高。中国全面放开进口俄罗斯小麦是实现小麦贸易来源多元化的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小麦自给率高,获得小麦进口关税配额的粮食贸易企业都会优先进口国内短缺的小麦品种。虽然俄罗斯小麦具有价格优势,但是俄罗斯跨境贸易便利化程度低,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的运输成本较高,俄罗斯供给的小麦与中国需求的小麦等级匹配度低,中国民营企业获得小麦进口关税配额少且配额外税率较高等都是影响中俄小麦贸易的因素。

    作者:郭辉、迪丽娜尔·艾黑卡提 阅读(2103)下载(631)

  • 以中等强国为支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迫切性与可行性

    [摘要]“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心与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和提升效益比的问题,通过发挥中等强国作为战略支点的作用,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由点及面”的辐射和带动效果,是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有效路径。该文从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两个维度考量,得出中等强国相比大国数量较多、分布广泛且大多处于海陆联结的枢纽位置,以及相比小国具有较强地区影响能力的特点。这些因素决定中等强国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承担起战略支点的角色。同时,该文根据“一带一路”五通布局方向并结合中等强国的战略支点定位,提出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建区域科技中心和发展高地的角度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作者:丁工 阅读(1242)下载(624)

  • 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优势、意义和路径

    [摘要]俄罗斯以其地理优势和综合实力成为中国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首要合作对象。近年,俄密集出台面向2035年的北极战略,构成“2035北极战略体系”,体现了其全面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打造北极战略资源基地、保障北极安全和大力发展北极旅游业的坚定决心。在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凭借接近北极航道的区位优势备受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在区位优势上不及这些地区,但其经济外向度高,拥有发达的经济腹地和便捷高效的运输体系,具备参与北极事务的产业基础以及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其智慧城市建设成绩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些条件和能力与北极地区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性理应引起重视:不仅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经济安全,而且有利于加强中国南北经济联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当前,可以从航运、能源产业链和人文交流三方面着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作者:朱燕、王树春 阅读(1562)下载(602)

首页 上一页 202 203 204 205 20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