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摘要]20余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秉持开放透明的对外合作原则,逐步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和往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鉴于上海合作组织是个新生组织,多年来发展重心都放在内部建章立制和深化成员国间合作上,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在内容、范围和质量上都存在提升的空间。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成员国的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合作的潜力被进一步激发,拓展伙伴关系网将是该组织未来发展的要务之一。
-
对优化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摘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自2019年9月国务院批复《关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启动建设以来,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亟待创新思维、推动建设、提质增效。作者结合近两年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实践,从认识、发挥、保障三个维度探讨该示范区国际示范平台作用:提出聚焦拓展经贸合作,通过提高获得感、增加依存度,提高成就感、增加共享度,提高认同感、增加融合度,发挥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明确了“地方为要、经贸为主、项目为上,物流为纽、平台为能”的实施路径以及“源自上合、服务上合、融入上合”的合作原则;提出“放大区域、政策支撑、务实推进”的保障措施。
-
欧亚地缘政治变局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能源、粮食、金属等大宗商品的重要供给国。2022年乌克兰危机在短期会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加大全球通胀压力,延缓经济复苏进程。长期可能加速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增大全球经济体系分裂的风险,并推动能源市场格局的重构。俄乌是中国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国,地缘政治变局导致欧亚之间的贸易通道受阻,增加中国对欧贸易成本,影响中国海外能源资源供给和国内高端制造领域的发展,并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国内物价稳定。对此,中国应确保海外贸易通道的畅通,完善能源资源和粮食的安全保障体系,增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快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