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极限制裁下的反制裁:博弈、影响及展望
[摘要]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西方对俄罗斯发起以全面孤立与弱化为目标的高强度与高密度制裁,特别是金融制裁的全面化与极限化、运输物流制裁的“全域围堵”、科技制裁的“全面脱钩”、能源制裁的立场趋近更是超乎预期。俄罗斯应对制裁未雨绸缪、先行布局,紧急采取卢布与黄金和天然气“双锚定”、冲击西方知识产权体系的科技反制等非常规措施。美西方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已经形成系统性、全面性、体系性博弈,其对抗之烈、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见。俄罗斯金融体系暂时抵御了制裁带来的强烈冲击,但后续实体经济发展不容乐观;欧洲面临滞胀风险加剧、企业遭受重大损失、能源制裁立场分歧引发内部裂痕、对美能源依赖加深等困局;世界经济则受到粮食安全风险陡增、能源价格高企的冲击。美西方与俄罗斯制裁与反制裁博弈或将引发以下图景:俄罗斯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体系渐行渐远、全球产业分工逻辑发生根本改变、全球金融格局加速调整重构、俄欧关系转圜难度加大。
-
“一带一路”框架内的人文合作:成就与前景
[摘要]“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是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推进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新思路,这种模式和思路又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也是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承续。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与国家之间的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一道构成三大推动力。与后两者相比,人文合作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和心灵的桥梁,是国与国之间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更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区域甚至全球合作实践,有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对各国来说需要一个从认识到参与的阶段性跨越,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理念与主张已被正式写入联合国及一系列国际合作机制的成果文件中,影响力和吸引力逐渐扩大,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更加深入人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了更多共识。
-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农业合作(2001~2020年)
[摘要]农业是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为各国实施多边农业合作提供重要平台,使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该文系统回顾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农业合作历程,详细论述在农业合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和农业科技合作方面呈现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农业合作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政策建议与前景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农业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