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浏览

摘要: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取得了显著成就,基础设施、经贸、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合作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逐渐从“大而全”的规模项目转向灵活精准、可持续的“小而美”项目。这种转变不仅更好地契合了当地需求,也映射出“一带一路”建设从规模扩展向效益优化的战略调整。该文聚焦“小而美”项目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等问题,深入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推动“小而美”项目面临的挑战与优化路径,并通过对比在中亚地区实施“大而全”模式的经验进一步阐明“小而美”项目对促进民生、推动区域合作的独特作用。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和政策变动风险、本土化运作困难、规则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但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这些项目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操意义。为此,需在统筹规划上下功夫,同时加强多方合作,提升本土化运作能力,并借助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推动中亚地区的“小而美”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
曾向红、胡小月
作者单位:
曾向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教授;胡小月,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期刊:
欧亚经济
关键词:
中亚地区 “一带一路”倡议 “大而全”项目“ 小而美”项目 地区合作

欢迎阅读《欧亚经济》!您是该文第137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