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浏览
- 摘要:
- 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一个可行思路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阐释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内涵,并从长期经济效益视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受新冠疫情、地区冲突等影响,国际投资受到冲击,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及“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投资面临较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为推动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需对当前投资质量进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建议。该文基于2013~2022年“一带一路”27个国家样本数据,使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力指数、潜力指数、投资便利化指数、风险指数和收益指数,并据此计算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指数,全面测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质量。研究发现:吸引力指数、潜力指数、投资便利化指数、收益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各国存在差异;风险指数有所降低。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质量虽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对个别国家投资质量提升潜力巨大。这一研究不仅在宏观层面丰富了高质量发展理论,而且为探索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作者:
- 董惠梅、曹怡婷、白羽洁
- 作者单位:
- 董惠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怡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白羽洁,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研究助理。
- 期刊:
- 欧亚经济
- 关键词:
- 对外直接投资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带一路”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长期经济效益
欢迎阅读《欧亚经济》!您是该文第114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