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编委会在京举办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编委会在京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刘越) 9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欧亚经济》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新一届编委会会议在京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15所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二次文献期刊出版机构,选文来源覆盖了国内公开出版的4000余种人文社科类报刊,编辑出版的148种期刊覆盖了人文社科二级以上全部学科和交叉领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坚持学术共同体办刊理念,遵循“以文评文”“原创导向”的选文模式和宗旨,由3000余名各学科一流专家与编辑共同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全量评价系统(复印报刊资料选编系统),从我国报刊每年刊载的约40多万篇学术论文中精选约1.2万篇(≈3%)全文转载。其中,15%以上的论文转自非核心期刊,15%的论文转自青年学者的作品。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具体承建的“学术世界”大型学术服务平台,国内首创了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https://zszwx.cn)、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https://zsyyb.cn),营造了“原创导向”的学术出版与评价体系新生态。

 编委们一致认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具有学术性、独特性、权威性、评价性、公益性,在学界享有良好声誉,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阵地。作为期刊编委,与期刊共同肩负着推动学术进步、引领学科发展的重任,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能力,积极参与期刊发展与“学术世界”平台建设,为推进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构建学术共同体贡献力量。

 编委们就两刊选题与选稿、平台数字化建设、学术共同体打造、学术成果的传播、发掘优质学术成果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在选题与选稿方面,应注重论文的权威性、原创性、思想性、战略性和引领性,关注理论创新、前沿研究、国家战略、政策热点和重大现实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在平台数字化建设方面,可以利用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方法推动选稿机制优化、文献功能拓展、增值服务提供和传播效果提升。在学术共同体打造方面,可通过电子化推介、文献标签和梳理、学者转载合集、青年学者成长追踪等科研增值服务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在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宣传方面,应加强与高校合作、利用数字传媒、组织学术研讨会、组建期刊联盟、追踪转载论文后续影响力等方式,提高期刊和“学术世界”平台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刘越)